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日涨幅超6%半日盛景 “金”抬头接棒A股新行情

本文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09-6-4/HTML_OHNT35ND3BOS.html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小明 深圳报道 2009-6-4 2:38:31
银行股终于再度成为上涨龙头。

早在牛年之初,面对鸡犬升天的中小盘股行情,市场人士就在憧憬A股复苏的恩泽向金融等大盘蓝筹转化。这一等待在数月之后终于变为现实。

继中国平安(601318.SH)在6月首个交易日率先冲击涨停之后,6月3日,大规模的金融股飙升景象终于到来。这天,申万金融服务指数大涨4.89%,位列所有行业之前。当日,在强劲的买盘支撑下,浦发银行(601318.SH)终于在收盘前35分钟被突然涌出的大手买盘封于涨停,紧随其后的深发展A(000001.SZ)、招商银行(600036.SH)、交通银行(601328.SH)、兴业银行(601166.SH)的日涨幅也超过了6%。

对于银行股集体上行的盛景,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作为流通盘巨大的蓝筹股,能够推升该波行情的动力只会是共同基金的集体作为。这一说法得到了接受访问的部分基金界人士的证实。

按上海某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的说法,正是端午假期前后美元指数急跌引发的全球通胀苗头的出现,以及在此背景下全球金融股的集体上行,坚定了中国本土基金经理做多银行蓝筹的信心。

通胀预期激起银行股投资信心

“前期基金在中小盘股中涉足较深,已经到达了较高的仓位,如今仍能入市拉起大盘,实在神奇。”6月3日盘后,上海某券商金融行业分析师向记者感叹。

事实上,对于前期推涨中小盘股祭出的诸多筹码,共同基金的经理们已在5月早些时候开始收敛。来自基金界的消息称,5月最后三周,基金平均仓位均为下行,或也正是由此抽水所致,上证指数于5月25日盘中惊现2538.62的调整低点。

正当外围市场人士猜测后市是否已陷入调整之时,基金经理的回马枪杀到,而目标正是前期被忽视的金融股。

这一现象在端午假期之后尤其明显,随着中国平安与浦发银行在短期无任何基本面变化前兆下涨停,基金的阴谋变为阳谋。究其原因,乃是假期中仍在交投的海外市场的诸多变化强化了中国机构投资者进入的信心。

随着5月29日美元指数急急跌破80,各国因拯救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注入的巨额资金的流通性宣泄进入高潮。

5月的最后一周中,原油突然发动急涨攻势,通过连续6日的上涨,6月2日的7月期货价格已飙至每桶68.58美元,涨幅12%。黄金价格亦不落人后,当周上扬2.38%,之后继续上行,至2日纽约8月期金结算价已达984.40美元/盎司。除却以上因美元走软而重获生机的商品,前期因国际经贸活动恶化一落千丈的BDI指数,也在上周突然发飙,急涨25%。此外,澳元汇率、LME铜价等一揽子前期随金融危机恶化的指标也在近期快速上扬。

与此同时,内地房地产市场久违的量价齐升信息也提升了机构投资者的信心。

“仿佛突然变了天。”前述投资总监如此形容这种情势,似乎就在短短的端午假期之后,大家对未来全球通胀前景继续谨慎的观点几乎风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集体的通胀预期。“毕竟各国政府都向实体经济中注入了那么多钱。之前不敢公开承认,只不过是担心更多的有毒资产继续摧残市场的信心”。

恰恰是通胀预期的再度被确认,成为基金经理们对银行等大型蓝筹股不再回避的理由。

“温和通胀的回归,对银行股乃是实质的利好。因为通胀预期的抬头与确认,必然导致加息预期的出现。”驻港某美资对冲基金分析师告诉记者。他甚至认为:“按中国央行惯用的27bps加息节奏,连续加10次对银行体系都有益无害。”

他的理由是,在目前的管制利率情况下,商业银行用来发放中长期贷款的资金往往相当比重来自于成本低廉的活期贷款。如在广东某国有大行,这一比例甚至可达30%-50%,因而“降息成为彻彻底底的降收益,而加息却在增加收益的同时几乎不怎么增加银行的成本”。

事实上,正是过去一年以来央行的连续降息策略,成为部分银行的压力。以招商银行为例,按其近日分析师见面会披露的数据,其2008 年上半年息差3.66%,下半年开始的降息对息差构成压力,使得2008年全年息差降为3.44%。而由于原来在经济上行周期形成的资产负债结构在2009年以来受到较大冲击,这只银行股2009年首季的息差仅剩2.47%。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近期出炉的东方证券、申银万国等多份券商的行业报告中,均预测全行业息差在2009年2季度末见低。按上述逻辑,当加息被近期突如其来的通胀倒逼而出,银行业的日子也必然有更大幅度的改善。

外围市场推动洼地重生

在端午节假期的一周中,全球各区域银行股已然联手上涨,按BLOOMBERG的数据,全球各主要银行股5月月线均告收阳。

相比之下,中国共同基金经理们的反应已算慢了半拍。

“按全球股价影响逻辑,往往是美股先影响港股,然后港股再影响A股。A/H溢价因素常常是左右A股银行股上下的重要原因。”东方证券分析师王鸣飞告诉记者。

放眼5月全球银行股走势,在美元继续贬值的利好下,北美与南美银行股均在5月最后一周录得平均5%以上的涨幅,使得5月平均涨幅分别达到了14.63%和10.47%。而除中国以外的亚洲银行股,则在香港、印度两地公司的强劲拉动下,平均录得17.53%的更高涨幅。其中与A股关系最为密切的香港银行股5月的平均涨幅高达33.68%,其中最后一周的涨幅达8.04%,均在全球银行类股票中执牛耳。

相比之下,尽管A股的银行股随基金调仓也出现了恢复式上行的行情,但全月的涨幅仅有7.38%(最后一周仅2.08%),几乎在亚洲垫底。

尽管此时A股的银行股在与全球同业的比较中仍处于较贵位置——5月末A股银行中位静态PE与PB分别为2.32倍和14.3倍,在全球各大区域中排名第二。但在A股群体中,其相对的估值优势却依然显著。

按一致性业绩预测的结果,经过前期上涨之后,A股中的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动态PE(2009,下同)已超过60倍,而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服务业的这一指标却仅为14.5倍。

此外,与历史平均相对PE比较,溢价最高的有色金属行业已达59.89%,金融行业却是所有行业中最低的折价63.27%;再看与历史平均相对PB,目前溢价最高的家用电器行业已达32.49%,但金融行业却仍是最低的折价55.15%。

“金融业中银行业无论从绝对估值及相对估值来看都比较低,处于整个市场中的洼地。”国信证券在2009年6月的策略报告中表示,该行目前对金融服务业持“超配”评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