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油价上涨的期望与焦虑

本文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09-6-3/HTML_VM6NLINYI8EH.html
江海伦/译 2009-6-3 9:25:40
6月1日,每桶原油的价格超过68美元,为7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尽管这个价格仍低于去年7月时最高油价的一半,但考虑到那些令人乐观的经济信息以及美元汇率的下跌,价格很可能仍高于过去几十年的标准。

现在,一些经济学家再次谈到“ 三位数油价”的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比如印度、巴西等能源密集型国家,似乎正在从这次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走出来。从长远来看,由于新兴世界的需求以及全球供应日益增长的困难,价格可能会上涨。

消费者不会忘记2008年高油价所带来的痛苦,当时每桶原油的价格峰值曾高达147美元。富裕国家的乘车上班族对此表示抗议,这不仅是因为花费——富裕国家的消费者发现,他们被迫在运输方面花费较多份额(即使仍然很低)的收入——而且还因为价格的波动和增长速度的急剧上升。较高的石油价格使运输成本和能源费用上涨,通货膨胀率也开始上升。新车型的需求下降,汽车制造商也因此受到影响。迅雷不及掩耳的价格上涨没有给消费者、企业或政府的顺利适应留下足够的空间。

在许多较贫穷的国家,高油价造成了更大的痛苦。至少对石油进口商来说,高油价对政府财政造成严重破坏,迫使政府削减其他类型支出的预算。对于较贫穷的消费者来说,与油价相关联的食品价格会上升,使其大部分支出受到影响,可能引起社会动荡。除了石油价格上升,粮食价格也再次出现缓慢增长。

假如石油价格上涨影响全球贸易,对于依赖全球供应链的贫穷经济体来说,它们制造或组装货物,然后运往富裕世界的消费者,运输成本将会增加。鉴于大量人口都被以出口导向型企业所雇佣,从柬埔寨到孟加拉国,离终端市场较近的产品工人被遣送回国都将给人们带来困苦。而对于一些较穷的、出口石油的国家,商品价格上涨将是有益的。

关于油价攀升对宏观经济产生更广泛影响的担心集中于滞胀——高通货膨胀率和产量下降的结合——重新出现的可能性,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 破坏了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但现在看来似乎不大可能,因为富裕世界的通货紧缩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IMF现任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以及经济学家霍尔迪·加利(Jordi Gali)在2008年研究了工业化经济体——特别是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石油价格冲击的反应,他们怀疑,油价上涨将意味着滞胀的重新出现,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两次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时期,通货膨胀、失业和产量对油价的反应明显比开始于1999年和2002年的反应更小。

部分解释可能是,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滞胀事件的原因不仅仅是石油价格冲击,而且是其他同时发生的冲击以及决策者的错误。在欧洲和美国,经济学家认为,现在的工资与20世纪70年代时相比已变得无弹性。所有这一切都让人们更容易适应石油价格上涨的情况。

因此,就整体宏观经济的稳定而言,当今世界与过去相比可能不那么担心石油价格上涨。最终的复苏可能是缓慢的、表层的,但世界经济必须被引导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就陷入的最大凹槽。欧佩克组织(OPEC)决定最近暂缓更多的减产,这可能是明智的:油价的过快上涨至少可能会击垮消费者的信心,并进一步阻碍经济复苏。

(文章节选自《经济学人》,经过编辑修改。)

沒有留言: